在小時候大家拿到零用錢都會拿去做什麼呢?我相信大部分人應該都是家裡附近的雜貨店買零食吧!店裡琳瑯滿目的古早味零食,像是可樂橡皮糖、飛機餅乾、菜圃餅等等,現在只要看到這些零食就會讓人回想起那段時光~~
那你知道在古早味零食在台灣的發展嗎?那就讓九福小編來告訴你~
50年代-戰後的台灣
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又爆發了國共內戰,那時的台灣百廢待興,民生物資相當短缺,因此許多資源仰賴進口供應,國際收支的逆差很大。雖然從西元1951年開始美國提供經濟援助,但在西元1965年前台灣仍然屬於戰後恢復期,一般老百姓生活困難,不會有多餘的錢去購買零食。
在日治時期早已出現傳統雜貨店,俗稱「柑仔店」,在那裡可以找到一些傳統糖果零食,在那時能吃到糖果零食是非常難得的事情,小孩子也會特別珍惜那些買來的糖果,通常都會吃了一口後包起來,留著下次繼續享用。
60~70年代:經濟起飛荷包漸漲
在西元1961~1972年台灣經濟開始起飛,當時政府採取「出口導向」政策,設立了「加工出口區」,吸引外國人至台灣投資設廠,有助於國外的生產技術在台灣傳播,因而提高國民收入,家長就有多餘的金錢可以購買零食給小孩。而在當時食品業以製糖業和罐頭業為主,在70年代逐漸出現一些零食廠商並且崛起,因而出現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零食,那時的小孩都會到學校福利社或是傳統雜貨店購買零食,而有些雜貨店會提供煮麵的服務,小孩只要多付幾元就可以多一顆雞蛋,而在門口與好友一起共享買來的零食。
80~90年代:零食產業蓬勃發展
在80年帶零食食品業蓬勃發展,零食廠商紛紛投入自動化生產,並且開始有品牌行銷的概念,不斷下廣告,甚至邀請兩岸當紅明星作為代言人,來促進消費者的購買慾。而在那時智慧財產權的觀念在台灣尚未普及,因此許多廠商會直接使用卡通人物製作成玩具放在產品內作為贈品,但後來智慧財產權普及化後,贈品的成本而提高,因此許多廠商選擇放棄贈送贈品。
在西元1979年引進了便利商店,從朝7晚11演變成24小時營業,各類的商品均在便利商店販售,商品類別應有盡有,因此傳統雜貨店生存空間逐漸縮小因此逐漸落沒,但還是有些古早味零食還是必須到「柑仔店」才購買的到。
現在你想吃這些古早味零食,不用再特地跑到超市了,只要來到九福工廠,就可以享有工廠優惠價喔~
九福工廠位置:
板橋廠:新北市板橋區金門街369巷65號
楊梅廠:桃園市楊梅區電研路190巷268號
上班時間:8:00~12:00、13:00~17:00


資料來源:
https://everylittled.com/article/137902
https://no4.online/nostalgic-snack-recommendations/